
塑料模殼采用鋼管架或碗扣架支撐系統,支撐立桿橫距同密肋板間距,加工建筑材料模殼支撐立桿縱距為600~900mm;支撐立桿頂部設U形可調支撐頭,底部設可調底座。支撐頭上擱縱向龍骨,采用75mm×150mm薄壁鋼管或75mm×100mm木方,建筑材料模殼施工順縱向龍骨兩側設∟50×5角鋼,其上擱置塑料模殼。拆除時先拆除角鋼,模殼下降脫模,但肋底仍支撐在橫向木方上,進行養護,直至密肋板混凝土達到整體拆除所要的設計強度。

塑料模殼結構式混凝土墻體是一種由國外引進的新型墻體結構,加工建筑材料模殼澆灌時易與混凝土粘在一起,難以拆模,影響重復利用為了達到耐磨損的要求,需要增加樹脂厚度,建筑材料模殼施工這樣會增加重量和提高價格,玻璃鋼模殼是用玻璃纖維制成,澆注大流動性自密實免振混凝土,形成鋼筋混凝土構架而組成的復合墻體。性能要求高,所以生產和使用過程中技術含量較高。水泥聚苯模殼由水泥外加劑和水配置而成。

首先保證工程結構和構件各部位外形、尺寸和相互位置的正確。加工建筑材料模殼具有足夠的強度、剛度和穩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新澆混凝土的自重和側壓力,以及在施工過程中所產生的荷載。構造簡單,裝拆便當,并便于鋼筋的綁扎與安裝、混凝土的澆筑及養護工藝懇求。建筑材料模殼施工在理論施工中不可避免現打漏存漿存水現象,這樣就構成混凝土理論用量增大,工程后期容易呈現水滲漏現象,而且不容易查處漏水點。漏招致混凝土填滿殼子,假設數量增大,最后結果是樓板整體 自重理論加大很多,能明顯節約施工費用。這里要特別提一下網梁,在樓板厚度抵達以上的樓板體系中,構成的密肋結構用鋼量差不多,但在地上樓板中。

肋梁鋼筋綁扎完畢后,拉線檢查并調整好肋梁的位置、順直。加工建筑材料模殼注意保證區格板周邊和柱周圍樓板設計實心部分的尺寸。車庫頂板底筋采用2cm大理石墊塊做保護層,建筑材料模殼施工每個模殼上放置四個11cm塑料馬鐙,減少鋼筋重疊以降低高度,保證板面鋼筋的保護層厚度。

建筑模殼是以改性聚丙乙烯塑料為基材,加工建筑材料模殼采用模壓注塑成型工藝制成。建筑材料模殼施工每個肋節采取4塊組裝成鋼塑分離的整體模殼。塑料模殼的規格、數量依據工程構造設計選用肯定。這塑料模殼采用鋼管架或碗扣架支撐系統,支撐立桿橫距同密肋板間距,支撐立桿縱距為600~900mm。

在梁底模上彈模殼位置線,一個柱網格內應由中間向兩端排放模殼,加工建筑材料模殼切忌由一端向另一端排放,以免產生累積誤差,出現兩端肋不等的現象。放置模殼后,建筑材料模殼施工微調絲桿,先用眼觀測水平,再用水準儀檢測,使模殼間的水平誤差小于2mm。用φ48鋼管拉縱橫水平桿,縱向水平桿可固定和調整龍骨間距,水平桿是確保各支柱的穩定和剛度的先決條件。沿縱長方向設剪刀撐,須由底到頂連續設置,同時在水平方向設水平剪刀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