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轉模殼又可稱為塑料模殼,作為現澆密肋樓板施工的專用模板,加工密肋模殼是70年代由玻璃鋼模殼發展而來的。玻璃鋼模殼是用玻璃纖維制成,四角易磨損而露絲起毛,澆灌時易與混凝土粘在一起,難以拆模,影響重復利用。為了達到耐磨損的要求,密肋模殼施工需要增加樹脂(塑料)厚度,這樣會增加重量和提高價格,因此,玻璃鋼模殼不能被廣泛的應用。80年代初期,我國研制了聚丙烯塑料模殼,并由中型發展到大型組合式模殼,形成了系列化。這種模殼具有強度高、耐磨損、不易老化、厚度均勻、四角無初應力、韌性好、不易開裂等特點。

建筑模殼是一種新型建筑模殼,是周轉模殼的更新換代產品。加工密肋模殼建筑模殼因其優越的性價比,被廣泛應用于大跨度和大荷載、大空間的多層和高層建筑,如商場、辦公樓、圖書館、展覽館、車站等大中型公共建筑,也適用于多層工業廠房、密肋模殼施工倉庫、地下車庫及人防工程等。塑料建筑模殼是在我們建筑行業中應用比較廣泛的,但是在施工過程中稍不注意就會出現一些漏洞,這些問題都是比較嚴重的,所以我們在施工過程中千萬要注意,保證安全。

建筑模殼的處理方式:梁底模鋪設完畢后,彈出中心線及模殼控制線,加工密肋模殼沿模殼控制線粘貼雙面海綿條,模殼邊線與模殼控制線重合。對于翹曲嚴重的模殼及時更換,以免混凝土漏漿。在涂刷框架梁及剪力墻模板脫模劑時避免脫模劑灑到模殼上。密肋模殼施工建筑模殼調至施工現場前,由項目質檢員對模殼進行檢驗,重點檢查模殼尺寸、強度、平整度等性能,避免破損及出現翹曲的模殼運至施工現場。

塑料模殼采用鋼管架或碗扣架支撐系統,支撐立桿橫距同密肋板間距,加工密肋模殼支撐立桿縱距為600~900mm;支撐立桿頂部設U形可調支撐頭,底部設可調底座。密肋模殼施工支撐頭上擱縱向龍骨,采用75mm×150mm薄壁鋼管或75mm×100mm木方,順縱向龍骨兩側設∟50×5角鋼,其上擱置塑料模殼。拆除時先拆除角鋼,模殼下降脫模,但肋底仍支撐在橫向木方上,進行養護,直至密肋板混凝土達到整體拆除所要的設計強度。